• 最新公告
  •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精品男装
  • 杉杉股份逆势增长的秘密:从服装企业到转型锂电材料供应商
  •   “杉杉牌西服,不要太潇洒。”上世纪90年代人皆知的杉杉西服,第一次登上了央视广告。在1996年,杉杉股份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服装企业,杉杉西服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到37.4%。

      如今的杉杉股份披着西装顶着锂电材料供应商巨头的头衔出现在大家眼前,并且以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出货量占到全球30%的辉煌成绩做到了材料界的老大哥。

      “杉杉股份1996年1月8日上市,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定价发行的第一名,那是很牛的一件事。”杉杉控股董事局郑永刚表示,“所有银行里只有存款没有贷款,一毛钱贷款都没有。”

      当年,杉杉西服卖得好,是因为那个年代商品短缺,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整个服装市场整体急转直下,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我自己知道西服搞不了多久,国门一打开、市场一打开,ZARA到你口怎么办?你能跟他媲美吗?那就要转型,如果不转型的话,就被淘汰。”郑永刚表示。

      只是,他们并没有如同当时的竞争对手,雅戈尔转型到房地产及投资业务,而是,当时所有人都感觉有点陌生的行业:锂电池。

      1999年,房地产行业刚开始兴起,几乎有点钱的上市公司,包括格力电器,90%都转向了房地产。

      时间要追溯到20年前——1999年的一天,郑永刚在上海偶然接触到了刚刚兴起的产业:锂电池。但在当时,锂电池行业可谓是冷冷清清,懂得人不多,有没有市场前景也不好说,完全与房地产行业得火爆相反。

      1999年,杉杉股份与热能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成立杉杉科技,成为我国当时唯一的碳素研究所,其“中间相碳微球”是国家863项目,这了杉杉股份进军锂电池行业的先河。

      技术有优势,但是,研发技术,只能用坎坷来形容,杉杉股份从布局锂电负极材料开始就亏得一塌糊涂,一亏就是8年,用郑永刚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8个人开会有7个人说卖掉它,我说舍不得,最后决定。”

      直到2012年,苹果手机的崛起,这才让杉杉股份得锂电池业务的被重新审视——那个时候,苹果手机开始全球招标,最终,凭借技术及价格的综合优势,杉杉股份的锂电材料成了主要的供应商。

      之后,除了苹果,像宁德时代、特斯拉、奔驰、宝马、索尼、三星、LG、比亚迪都成为了杉杉股份的客户。近几年受益于国家政策推动的新能源汽车助力杉杉股份的厚积薄发,杉杉股份获得了世界锂电材料巨头的称号。

      由于国家在2017年对新能源补贴开始滑坡,这导致大量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以及产业链上的供应商业绩同步下滑,比如坚瑞沃能,其2017年净利润由盈利5.22亿元修正到亏损37.34亿元;安凯客车亏损2.3亿元。

      2018年,伴随新能源补贴再次收紧,该行业的龙头企业比亚迪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甚至同比下降83.09%。

      然而,这个时候,杉杉股份的业绩值得审阅——2017年,杉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827,054.09 万元,同比增长 51.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611.51万元,同比增长171.42%。

      从杉杉股份的收入构成来看,主要是公司锂电材料业务贡献。而传统的服装行业收入贡献仅占到了8%。

      不过我们可以如此理解,在同一个行业当中,由于产业链分工不同,这导致各自盈利点也不同,比如手机行业,即便中国企业营业收窄,然而,苹果依旧盈利,并且净利润收入可观。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是同样如此,在新能源汽车整车补助下滑的同时,产业链的中上游企业却持续收益。

      凭借技术优势,专注做锂电材料的杉杉股份,不仅有效避开了整车竞争,反而凭借技术优势在锂电池行业锋芒毕露,净利润增幅高达171.42%。

      如果仔细推敲的话,从公司的细分营收构成来看,正极材料占到一半的营收,正负极材料和光伏产品等能源相关的业务占据了营收的八成。

      受我国矿产影响,由于正极材料我国除了钴外都储存丰富,88%的钴全依靠进口。因此锂电市场形成几条不同的线,无论以比亚迪领衔的磷酸铁锂,松下、三星的三元线还是宁德时代兼顾的线,原材料都是这几家企业必不可少的构成,杉杉股份的定位即是如此,由于只提供电池材料,因此它可以给各方提供支持,无论哪一种成为主流,杉杉的锂电材料受影响较小。比如,宁德时代如今不断崛起,杉杉股份同样为其背后的供应商,为其发展推波助力。

      正极材料在锂电池的成本中大约占到40%,而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中占据30%-40%的比重。所以说,谁掌握了正极材料,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况且,2017年,杉杉股份采取相对稳健的经营策略,这导致其整年业绩开始爆发——2017年全年实现销售量 21447 吨,同比增长19.4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25,966.26 万元,同比增长 70.15%——由于正极公司销售规模扩大,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价格逐步提升的带动下,在海外客户及高端新产品的带动下,杉杉股份的净利润同步提升,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8,726.67 万元,同比增长 179.54%。

      根据其公开财报显示,杉杉股份资产当中,大概有约为20多亿元的存货和60多亿元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了解锂电池行业的人自然明白,钴作为锂电材料的重要性原材料,其88%要靠进口,因此这成为锂电行业的战略性金属材料。

      因此,杉杉股份也对其上游企业洛阳钼业进行战略性持股,认购了洛阳钼业股票 4.7 亿股,占比2.8%,公司与洛阳钼业就钴产品的采购与销售以及钴、锂等金属资源项目开发事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此进行上游原材料价格锁定,积极整合资源。

      除此之外杉杉股份的收入中还有出售宁波银行股票的收入,获得投资收益约4.66 亿元。截至2018年,杉杉股份占宁波银行总股本的 3.35%,加上洛阳钼业的股票,其可出售金融资产高达64亿元。

      从2013年以来杉杉股份的经营性现金流量一直为负,这有些不可思议。其实从2017年年报中20多亿元的存货可以找到一些原因。

      保留如此多存货的原因,其实主要是钴在锂电行业的战略性地位,因为其88%的钴是靠进口。通过战略采购原材料,导致期末原材料存货数量大幅增加,外加钴价格一直走高,存货的价值也是水涨船高。但是这样也很,要知道现金流对于企业相当于流动的血液,如果出现系统性的风险,对现金流产生影响,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会发生不可的损失。

      于是,在拥有巨大原材料的背景下,杉杉股份开始扩张——开始从锂电池原料供应商角色,升级到新能源电池到终端整车制造者。

      资料显示,从2016年开始,杉杉股份下属子公司宁波杉杉电动汽车获得了国家专用车生产资质。目前,杉杉已在33个城市布局,建设充电桩,运营新能源车辆等。至此,杉杉建立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在动力电池、动力总成、电容、充电桩、整车制造、储能梯次利用、汽车运营等方面均形成了布局。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企和电池相关企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在国家补贴政策收紧后普遍出现断崖式亏损。

      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国外LG、三星等企业早就开始了厮杀,而且,这些企业都在锂电池行业有成熟的技术壁垒,而且形成了规模上的护城河。

      本文来源于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