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一个战友回家探亲,拿回来一台华山牌相机。解海龙特别喜欢,借来相机在被窝儿里研究了一晚上,准备第二天带着战友们去拍照。
所有人兴高采烈地摆着姿势,闹腾了一天,结果拍出来的只是两条透明的底片......害的大家白高兴了一场。
每天看着咔咔运转的机器,忙忙碌碌的检验员和走来走去的工人......解海龙生出了给大家拍照的念头。
拿到相机后,解海龙就开始给工人拍照,拍完放在橱窗里,吃饭的时候,大家就穿着工作服,端着饭盒,围在橱窗前面看。
1978年,解海龙赶上了,还有了自己的小孩,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新变化,想拍的东西变多了。
八十多块钱的海鸥相机,相当于解海龙一年的工资,为了不再重蹈部队里的覆辙,他开始认认线 年,《大众摄影》复刊了,于是他就一期一期地跟着学,连它印了多少本儿、定价多少钱、里面谁谁获解海龙都能背下来,滚瓜烂熟。
上29岁的老师背着自己5个月大的孩子,在牛棚旁边的破旧教师中上课,在臭烘烘的空气中,教学生们朗诵《春风吹》的课文......
看到这一幕的解海龙突然意识到,这位老师背上的、坐在教室里的,都是崭新的生命,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他跑了12 个省28 个县,拍了70 个胶卷,照片风格也变了,变得纯了。
这时的解海龙不再想着得,只盼着照片可以,这样就会有更多人知道,这样就可以帮这些孩子了。
许多人都主动捐款,钱就放在地上,几万人签字。有的人从学校一下子就带来好几百个孩子,看完后地哭,然后捐款。后来展览在台北、台中、高雄共展了80 多天。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自1989年3月成立以来,很长时间没有收到捐款,这次,片子从发表到年底的八个月时间里,总计收到捐款一亿二千万。
而那一双美丽清澈,隐约闪现著晶莹的泪光,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对生活的无奈与叹息,对校园的留恋与惆怅的大眼睛女孩照片,则成了希望工程的标志。
可以说,解海龙的摄影作品,了社会参与支持希望工程,也告诉了所有摄影师,如何让手中的相机真正具有生命。
时间缓缓流过,截至2016年底,希望工程总计接受捐款129.5亿元,资助学生553.6万名,盖起19388所希望小学。
随着希望工程的开展,国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补贴食宿费,尤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而当年的那些孩子也已经长大,“大眼睛”成了团省委副、“小光头”成了一名企业的技术、“大鼻涕”成为了一名军人......测试你的前世今生